"三湾三城"构筑青岛城市新格局 彰显海湾型城市特色
在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,“三湾三城”的提法令人眼前一亮:以胶州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、以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、以鳌山湾群为依托打造东部湾城,构筑海湾型城市新格局。
报告中提出青岛要打造高品质精致城市,彰显海湾型城市特色。认识、尊重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,秉持方便、舒适、高雅、包容的原则,统筹空间、规模、产业三大结构,统筹规划、建设、管理三大环节,统筹改革、科技、文化三大动力,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三大布局,统筹政府、社会、市民三大主体,提升城市功能品质,建设国际湾区都会,使青岛在世界城市中展现耀眼风采。
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,树立“明智规划”理念,传承全域统筹的城市空间规划布局,严格落实“七线”管控,深化“三带一轴、三湾三城、组团式”的城市空间布局,构建覆盖全域、面向未来的城市群主体形态。
首次提出的“三带一轴”,即辐射山东、服务海洋强国的滨海海洋特色发展带,面向东北亚、融入“一带一路”的烟威青协同发展带,联通欧亚、辐射沿黄流域的济潍青协同发展带,贯穿青岛南北、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大沽河生态中轴。
令人眼前一亮的“三湾三城”,即构筑“中心湾区、西部湾区、东部湾区”海湾型城市新格局。中心湾区,以胶州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,优化城市功能,集聚高端要素,延续历史文脉,彰显“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”城市风貌。西部湾区,以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,建设董家口港城和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,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。东部湾区,以鳌山湾群为依托打造东部湾城,建设世界知名、以海洋教育科技为特色的“中国蓝谷”。
“组团式”,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,完善形成“中心城区——次中心城市——特色镇(街道)——城乡社区”城镇体系。打造胶州湾东岸、西岸、北岸中心城区,东岸城区有序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,推进老城区复兴发展,建设时尚魅力城区;西岸城区突出转型升级,建设精美实力城区;北岸城区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功能,建设品质活力城区。加速北部崛起,推动平度、莱西成为全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。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次中心城市,加快产城融合,促进人口集聚。打造35个特色镇(街道),发展特色产业,改善便民服务。打造300个特色城乡社区(村),带动激发全域发展活力。
解读
更加突出湾区的作用,充分体现青岛特色的城市布局
从“全域统筹、三城联动”到“三湾三城”,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很好的延续性。新的城市框架,对原规划进行了深化与延伸,更加突出了湾区的作用。
“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,是一个非常好的延续。”李奉利代表在分组审议中谈到,从“全域统筹、三城联动”到“三湾三城”,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很好的延续性。
报告中关于西部湾区的描述为:以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,建设董家口港城和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,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。
“我注意到,西部湾区不是以灵山湾为依托,而是灵山湾群,原来世界有个最美海湾组织,就评选青岛海湾是世界最美海湾之一。”李奉利谈到,西海岸提出实施海洋战略,率先蓝色跨越,建设美丽新区,这个美丽新区,就是和湾城紧密相连的。
“这次又提出组团式,我相信我们是组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极。”李奉利说,西海岸2016年经济发展总量接近全青岛的三分之一,财政收入是青岛的五分之一,人才集聚了差不多青岛的四分之一,从数字上能够看到集聚的力量。
“西海岸新区刚刚开完了党代会,提出了新区意识,新区精神还有新区力量,是和张书记的讲话一脉相承的。”李奉利表示,西海岸要有充满斗志的创新意识,充满激情的创业精神,充满活力的创造力量,用这三个创,去落实市委党代会的报告,也是西海岸下一步行动的重要方向。
根据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《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1-2020)》,青岛分成:城市主中心、城市副中心、东岸城区、北岸城区、西岸城区,将青岛打造成“三城联动、组团发展”的海湾型中心城区。新的城市框架,对原规划进行了深化与延伸,更加突出了湾区的作用。
“报告中,在青岛的整体布局上,提出建设国际湾区都会、三湾三城的总体布局,这也是符合青岛市自己的一个实际情况。”路玉军代表表示,这种城市的规划布局,其他城市是抄袭不来的,充分体现了我们青岛的特色。
路玉军简单梳理了青岛近些年的城市发展战略,从青岛、黄岛、红岛三点布局;到环湾保护、拥湾发展;再到全域统筹、三城联动;一直到最新的“三湾三城”的提法。
路玉军表示,不论哪种提法,都反映了青岛市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,每一个提法中,西海岸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抢抓国际机场建设机遇,全面融入“三湾三城”新格局
胶州要全面融入青岛“三湾三城”海湾型城市新格局,加快实现胶州与青岛城市板块一体化。要树立“港城一体化、全域空港化、空港国际化”理念,打造成青岛“中心城区”和“北岸城区”的核心增长极。
孙永红代表在分组审议中表示,胶州市将抢抓胶东国际机场建设重大机遇,加快推动胶州与青岛一体化融合发展。
得益于胶东国际机场的落户,让胶州迎来了继唐宋开埠、胶济铁路通车后又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,也加快了胶州与青岛一体化发展进程。胶东国际机场已完成投资71.36亿元,占一期总投资的19.8%,航站楼主体封顶,“海星”状雏形初步显现。
孙永红说,胶州市下一步要重点做好“全面融入”的文章:全面融入青岛“三湾三城”海湾型城市新格局,加快实现胶州与青岛城市板块一体化。报告中提出要构筑“三湾三城”的海湾型城市新格局,其中中央湾区以胶州湾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,这为胶州在大青岛格局下嬗变提供了重大利好。
胶州作为胶州湾湾底的一块重要腹地,得益于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,航空制造、航空物流、高端会展等临空业态,各种优势资源、创新要素加快向胶州集聚,让胶州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了先机。
对此,胶州要树立“港城一体化、全域空港化、空港国际化”理念,按照“由外及内、圈层+廊带、南北突破、一线展开”的思路,聚焦航空核心产业、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,将其打造成青岛“中心城区”和“北岸城区”的核心增长极。
“三湾三城”将成城市形象主流
报告中谋划的青岛未来的景象,将在世界城市中独具特色,其中“三湾三城”必将成为城市形象的一个主流。下一步,青岛作为湾区城市得平衡布局优势资源,统筹协调三湾三城的发展。
代表们在审议中表示,报告中谋划的青岛未来的景象,将在世界城市中独具特色。报告关于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,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部署中,对整个城市深化“三带一轴、三湾三城、组团式”的城市空间布局,构建覆盖全域、面向未来的城市群主题形态,并且详细阐述了内容。
其中“三湾三城”必将成为城市形象的一个主流。中心城区依托母亲湾——胶州湾,这是青岛百年辉煌的创造者、缔造者;西部城区做了很大的贡献,现在西部城区的GDP、财政收入在青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;东部湾区也将大有作为。
东部湾区,将以鳌山湾群为依托打造东部湾城,建设世界知名、以海洋教育为特色的“中国蓝谷”。有代表认为,青岛城市的未来或许就在这里,这里彰显着青岛城市的特色。过去五年,蓝谷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,令人欣慰的是,它已经具备了承担青岛未来的潜质。国家深海基地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研究中心、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,以及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位于此,无论是在城市建设中,还是下一步科技创新中,东部湾区都将大有作为。
下一步,青岛作为湾区城市得平衡布局优势资源,统筹协调三湾三城的发展。
■新闻链接 青岛空间布局蝶变之路
●1989年前
带状城市空间结构
青岛自1910年起就奠定了沿胶州湾东海岸由南向北带形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。解放后直到1989年,青岛的城市发展都没有脱离这一城市形态。
●1989年
由带状结构向品字布局转变
青岛市委市政府于1989年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和补充,基本构架呈现环胶州湾态势的大青岛结构雏形,初步确立了“一个中心、一个城市环、一个卫星城市群”的城市发展新格局,中心城区实现了由带状结构向“品”字布局的历史性转变。
●1995年
形成“两点一环”发展态势
199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,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,西岸为辅城,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,形成“两点一环”的发展态势。主城和辅城规划为城市相对集中发展的区域,环胶州湾的六个发展组团规划为城市适度分散发展的区域,形成“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”相结合的城市组织结构关系。
●2002年
形成“三岛一湾”“品”字形框架
2002年8月,市委、市政府就青岛城市大框架和黄岛在其中的地位等问题明确指出:青岛发展的大框架有两步,第一步就是要完成以青岛、黄岛、红岛这三点沿胶州湾形成“三岛一湾”的“品”字形框架构筑。
●2007年
环湾保护、拥湾发展
2007年11月,青岛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“环湾保护、拥湾发展战略”。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这一战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“环湾保护、拥湾发展”,就是以胶州湾生态保护为核心,积极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,促进胶州湾区域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协作,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,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,将环胶州湾区域规划建设成以轴向发展、圈层放射、生态相间为空间结构的国际化、生态型、花园式的环湾城市组群。
●2012年
全域统筹、三城联动
2012年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,“全域统筹、三城联动、轴带展开、生态间隔、组团发展”的空间发展战略首次提出。
全域统筹,是指在全市112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规划形成一个围绕胶州湾的中心城市、外围组团、重点镇和一般镇所构成的结构清晰、层次分明、职能明确、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体系,推动全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,实现全域融合发展。
三城联动,主要是以胶州湾为核心,在胶州湾东岸、西岸、北岸地区形成功能互补、相互依托、各具特色的三大城区,形成大青岛的核心区域。
●2017年
三湾三城
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,提出传承全域统筹的城市空间规划布局,严格落实“七线”管控,深化“三带一轴、三湾三城、组团式”的城市空间布局,构建覆盖全域、面向未来的城市群主体形态。